网站首页 >> 族谱学堂 >> 文章内容

宁乡氏族-花明楼石板塘齐氏

[日期:2022-07-04]   来源: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作者: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阅读:1481[字体: ]

       始迁祖天佑公,元末迁宁乡五都十三区芳储乡石板塘(今花明楼镇杨林村石板塘),旧邻之人号齐村焉。齐天佑:字吉人,元元贞二年丙申四月初八辰时生,死寇,葬五都十三区今芳储乡石板塘老屋场侧卯山酉向兼乙辛。元配:赵氏,元大德八年甲辰二月十五巳时生,明洪武十二年已未八月初四吉时卒,葬五都十三区今芳储乡石板塘新屋场坐势左侧虎形山傍丑山未向。子三:长锡三;次锡五;三锡九。是为湖南宁乡石板塘齐氏始祖。元末乱起,群寇掠宁,举家逃匿山泽中,其时委白骨于芙蓉寨中不可胜数。维时祖妣赵氏偕其孙太邱伏积骸中得脱寇锋,子齐氏一线其仅存耳。今,全族人口约1000人,分乾崇两大房,其中崇房人数约占7成。

       宗祠在花明楼杨林大围山,堂号秀荣堂。

       字派:文之显达,华辅朝章。敦仁垂裕,世业荣光。

       家族名人:第5世友权字廷桂,金号长子,明江右吉府工正(正八品),成化13年生,嘉靖40年没,葬石板塘,子三:乾、崇、坤。第18世(崇房)齐璜,朝焕长子,字朴农,湖南宁乡人,清代廪贡生,曾任宁乡玉潭书院山长,1901年与周震鳞、黄兴、王凤昌、胡元儒等创办宁乡驻省中学(宁乡师范学校的前身),民国元年当选省议员,诗文词赋,名冠一时。先娶周氏,不幸早逝,继配赵氏生四女一子,子敦镛又名学启,字梦赉,为中国远征军著名将领,新编第三十八师少将副师长。齐琳,朝焕四子,字闇农,清陆军辎重科举人,民国授陆军少将,清光绪十四年生,子一敦铣。第19世齐学启(1900~1945),湖南宁乡花明楼镇杨林毛塘人,父齐璜,母赵氏。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孙立人、梁实秋等同学),1929年毕业于美国诺维奇军事学校(与赵君迈同学),回国后参加了淞沪抗战。由于孙立人与齐学启是清华校友,因此税警总团借得清华大学在长沙的临时校舍作为驻扎地,直至这年的秋天,税警总团才离开湖南开赴贵州整训。1941年9月,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后,齐学启任少将副师长。1942年3月,新38怦自云南进入缅甸,旋即取得仁安羌大捷。不过,就在这次大捷后,由于突遇日军骑兵的袭击,齐学启重伤昏倒后被俘,关在仰光的战俘集中营。由于坚持不接受日军劝降,于1945年3月8日(另说4月19日),被战俘中的叛徒刺杀,5天后因伤重含恨辞世。抗战胜利后,齐学启被追赠中将,并将遗骸从仰光空运至长沙,安葬于岳麓山南麓山坡上。第19世齐新(1907~1999),花明楼镇杨林铁炉塘人。齐璜之女,齐学启之妹。早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曾创办湖南第二保育院,收容了三百多名难童。建国后,担任湖南省直属机关幼儿院院长、主任。先后当选为湖南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湖南省第一至四届政协常委、湖南省妇联执委、湖南省及全国“三八红旗手”。1999年齐新逝世,次年骨灰安葬于杨林铁炉塘大雾山,陪伴其父。今墓地已列为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乾房)第20世齐益,长沙市政府驻深办主任、二级巡视员。

      修谱履历:清乾隆八年初修,道光五年二修,光绪三十三年乾房修支谱、民国二年崇房修支谱,民国十八年三修。

       《沩宁齐氏三修族谱》五卷,齐朴农主修,齐石斋等纂修,民国十八年,秀荣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卷一序、族规、祠规、格言、家训、祀礼、传赞、墓志、祠记,卷二祠墓、契约,卷三墓图,卷四系表,卷五世考。

石板塘位置图

三修任事名目:主修朴农,纂修石斋等

三修族谱共印75册,每册12本

宁乡进士黄显瓒授业恩师杨镜吾之女适齐氏第16世齐辅材。

齐氏宗祠,位于大围山。

班行字派

第5世友权,子廷桂,明江右吉府工正,成化13年生。

半城王府:长沙潭王府、谷王府、襄王府、吉王府

       谱载“友权为明江右吉府工正”恐有误,似应为“明吉王府工正”。江右吉府,应指江西省吉安府,而工正一职,为明亲王府专设之职,一般的府州无此官职。工正,官名,类似今之建设局长一职,掌工匠营造。《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孔颖达疏:“工正之官,使其利便民之器用。”春秋鲁、宋、齐、楚等国均置。鲁、宋为司马属官,掌车服;齐、楚掌百工。明代王府长史司长官为左右长史,下设审理、典膳、奉祠、典乐、典宝、纪善、良医、典仪、工正、伴读、教授等官。工正,员一人,正八品;另置工副一人,从八品。掌缮造修葺宫室、廨舍。
       明实封亲王63位,建造亲王府46处。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封第八子梓为潭王,在城的正中建潭王府;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徙封弟穗于长沙,建谷王府;明仁宗封子瞻墡为襄王,建襄王府;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英宗封第七子见俊为吉王,吉王成年后来长沙就藩,以潭王府故址改建吉王府,这就是后来的皇殿坪。吉王传定王、端王、宣王、由栋。明末,张献忠领兵入长沙,焚烧吉王府,故明诸王府尽毁于火。近侧民舍,亦受池鱼之殃。吉王府有四门,分别为端礼门、体仁门、遵义门、广智门,专门充当仪仗护卫的仪卫司衙门就叫司门口。右面建有藩城堤以保障王府免受湘江洪水的淹浸。现在的八角亭、走马楼、藩正街等地名,都在藩王府内,是吉王出巡、驻足的地方。他为了尽情享乐,在府内营建花园,园内堆有“紫金山”,开浚有万春池,后来民间俗称四方塘。这在当年都是粉白黛绿曼舞轻歌之所。据明朝的长沙、善化城图,吉王府确实占了省城的大半,“半城王府”是写实,是足可发千古之长叹的。及至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挥师攻入湖南,第七代吉王狼狈逃窜,接着清兵铁骑南下,明朝覆亡,存在了167年的长沙吉王府也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土崩瓦解。当时明朝降将洪承畴不管故主的遗封,首先将藩府拆去,拆得的砖石全部拿去修城墙。只剩下断壁残垣伫立于黄昏中,仿佛还沉浸在繁华的梦忆。吉王的后裔遭逢世变,为图隐匿,将“吉”字加“冂”为“周”,潜入民间。其中有一个周达武,本是宁乡石家湾煤矿工人,后投湘军,受知于骆秉章、左宗棠,以军功先后任四川、贵州、甘肃提督,后来周达武买下长沙城北的蜕园以为休憩之所,这是当时省城首屈一指的苏州式园林。民国成立,他的次子周家纯呈上家谱,请求湖南督军府批准复姓,改名朱剑凡。朱剑凡是个醇儒,乐于揽天下之英才而教之,后来将蜕园全部捐赠给周南女中作校舍,至今周南中学中还有剑凡堂。真所谓“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了。

       齐朴农妻子、齐学启母亲周氏出身大户人家,周父周家琳是大屯营周氏,曾任清广西候补知县署忻城县知县、广东总统府元帅府谘议署理湖南桂阳县知事。

       齐学启兄妹五人皆学有所成:齐家、齐新、齐光均毕业于湖南大学;齐觉毕业于杭州艺术专校;其中长妹齐家精国学,兼工诗词;二妹齐新受兄长影响,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主持创办战时湖南第二保育院,收容、保护、培养了从日寇铁蹄下抢救出来的300多名难童。由于齐新的杰出贡献,1981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专门纪念巾帼英雄的邮册,齐新榜上有名。她与父亲齐璜、兄长齐学启,被人们称为“齐氏三杰”。1912年,齐学启12岁的时候,因父亲齐璜在长沙担任宁乡驻省中学监督,于是全家迁往长沙白马巷聚福园2号,从此便在此定居下来,进入长沙长郡中学就读。1914年,他考取了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科,他离开长沙赴北京求学,他的人生也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1914年到1923年,齐学启在清华大学度过了9年的求学时光。在这里,齐学启遇到了孙立人。他们两人都出生于1900年,都在1914年就读于清华,并且是同班同学。

齐学启将军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