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笃杰先生(55岁)与夫人王湘俊(56岁),摄于1947年。(外孙姚笃志提供)
黄笃杰(1892-1954),浼公第28世,菱谿黄氏第16世。世系源流:墨林公(派名启瑶)-一俶(启瑶六子)-本业(一俶次子)-传薰(本业次子)-远悦(传薰之子)-笃杰(远悦五子)。字凯寰,一字志存,行八 。清光绪18年12月30日生于湘潭县马家河新塘冲(今株洲天元区马家河镇月塘村)。幼时,家贫好学。清宣统三年(1911),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4班(经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校友录》(1987.03),第4班有菱谿黄氏黄纲荫、黄笃杰、黄守湜3人和黄泽霈、黄纬、罗四维、陶诗衡、成仁、罗正谊、吴起鹤、周世濂等,共49人),1915年毕业后留一师附小任教员及事务主任。湖南省县市行政人员训练所毕业,湖南省地方行政干部学校结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庐山训练团第一期毕业。先后任湘潭县立第一高小(原菱溪高等小学校、现菱溪中学)校长,任衡阳、华容、岳阳县政府科长,湘潭县视学员,湘潭县第一区区长,湘潭县教育局局长,武冈县县长等职。1922年曾题南岳五岳殿山门内石柱楹联:经过都是有缘客,归去何须看别山。
民国10年春节后,黄笃杰邀请毛泽东(8班,1918年毕业)、宫廷璋(3班,1915年毕业,银行家)、刘修秩、言志超、王宏伦(自中)、陶诗衡(4班,字叔瑜)、喻秉诚(5班,字焕章,1915年毕业)等湘潭籍一师校友,聚会昭潭书院,发起创办新群学校,并组成校董会。1921年5月,黄笃杰、毛泽东等7人合共出资一千元,成立董事会,创办湘潭私立新群初级小学。《湘潭市留田王氏族谱》记载:“洪伦1916年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并与毛泽东、黄笃杰等创办新群学校。1922年受聘于留田王氏储英小学。1926年担任民国时期湘潭县第一任教育局长。”因处于国民党执政时期,毛泽东作为新群学校创办人之一的事一直没公开(以黄守遐(字梓成,光绪19年生,1893)代之)。学校成立后的次月,毛泽东即去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此后,因忙于革命斗争,无暇顾及校务,学校事务全由黄笃杰等董事主持。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虽风尘仆仆,事务繁杂,但仍然关心新群学校,几次询问学校情况于黄笃杰、王洪伦、喻秉诚、陶叔瑜先生。1949年全国解放后,毛泽东还电邀陶叔瑜到华北革命大学任教。这是后话。新群学校校址数易,先是在十四总绿竹街,后搬十八总福建公馆,再迁十二总陶公祠,最后买下十四总见龙街莼香园作为长久校址。期间,新群小学增设高小和幼稚园。民国十七年(1928)起,黄笃杰先后两次担任湘潭县教育局长,致力师资培训,整顿教育产款,增办贫民学校,使湘潭县内穷乡僻壤遍设小学。
1933年起黄笃杰接任新群学校校长,治学有方,学校多聘请名师任教,教学质量较高。期间,黄广泛联络社会名流,校董会成员逐渐增加。王洪波、蒋竹如、罗正谊、鲁荡平、戴星炳、张辉瓒、黄守遐、龙汉侯、吴毓珍、邱韵清、杨绵仲、王本善、樊伯滋等都曾被聘为校董。抗战时期,秋瑾之子王重民(沅德)也加入成为35位校董之一。教导主任喻秉诚,武汉大学地理系毕业。训导主任陶叔瑜是一个大肚子。文书兼抄字员王本善,每周讲一次政治课。语文老师邱文炳,是清末江南第三大才子邱昌盛的孙子。化学老师黄传信,湖南大学化工系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国民党远征军去了缅甸。国文教员蒋竹如是新民学会首批会员,与毛泽东交情较深,并有多封信扎来往,毛泽东《致周世钊》信中几次向竹如问候。抗战时期主持教学的符石安是中共湘潭地下党文教支部的负责人,他利用在校任职的特殊地位,不断向学生灌输革命进步思想,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
1935年学校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小学生手工艺品比赛,获得甲等奖状。后来教育厅派督学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幽美环境至感满意,将其列为省甲等小学,增加政府津贴。许多有名望的人也将子女送至学校读书,如侯家源、杜聿明的子女都曾在新群读书。杜聿明的大女儿、杨振宁的原配夫人、民国顶级名媛杜致礼,在株洲清水塘度过了她美好的少女时光。当时全国被列为甲等小学的屈指可数。沦陷时期,日军驻扎新群,连日军官都对校园花木倍加赞赏,询问邑人校长姓名,欲令黄校长为湘潭维持会长,被峻拒。1936年,新群学校花费万余元(其中募捐四千余元)建“新群体育馆”,成为湘潭唯一建有体育馆的学校。1937年,收购叶家园子旧屋,扩建校舍,增办初中。1938年,为避日军飞机轰炸,学校疏散至锦石乡欧阳宗祠上课,因教室不足,初中部迁到姜畲一废弃的兵营上课。1939年,王沅德因家道日渐破落家庭开支又大,将位于株洲清水塘大冲的家宅“槐庭”变卖给黄笃杰,黄笃杰遂将其捐给新群学校办学,另还捐了一些田地作办学经费,于是新群学校搬到清水塘。
抗战胜利后,新群小学部搬回湘潭。1946年,黄笃杰购田地300亩,新增高中部,还计划三、五年后,在清水塘办新群农学院,因为他看中清水塘那一片平坦的田地,适合机械化生产。到解放前夕,新群学校共有中学12个班,小学16个班,幼稚园教室29间,学生总数达1500名。民国22年起到38年5月,黄一直担任新群学校校长。期间,学校经费拮据,开支浩繁,加之日寇侵入境内,不断骚扰,校址几经更迁,校具损失殆尽,修葺整理,耗费巨大。黄凭着坚韧的办学精神,筹划经营,广泛争取社会支持,筹集经费,学校不断得到发展壮大。学校越办越大,却因国民党政府无能,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使得学校经费紧张,负债过多。1949年5月,黄笃杰邀集各户债主,请暂时停账,引咎辞职,众推陶淑瑜继任校长。新群学校创办三十一年,凡毕业学生初小45个班、高小60个班、初中21个班、高中5个班,共毕业学生5800多人。在这里,新群学校在秋瑾故居坚持办学十一年,并收容东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份撤出的学生和湖南的本地生就读,学校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政治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精英人才,为新中国各个领域建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农学家康春林、著名画家李立、著名教育家李寿冈、著名冶金专家龙林、著名医学专家雷永仲都毕业于新群学校。黄笃杰校长侄子《长沙晚报》、湘潭市志办编辑黄林石。现在台湾的新群校友袁桂生、蒋玉泉、汪云裳、胡冬阳、马炳烈、陈仲陶等,在台湾都从事教育工作,并曾多次来大陆,回母校参观访问,见母校欣欣向荣,感慨很深。
1950年1月,黄笃杰次女黄守傅避乱香港,透过熟人介绍在國民政府前立法委員李宗理住家担任其子女家教三年。李家只负责黄守傅吃住、但不支薪。黄笃杰1950年避乱赴港投靠女儿守傅,也曾尝试在香港謀生,但因逃港难民太多,一时难以找到合适工作。又想念大陆的妻儿,碍于自己国民党身份及地主成份,未敢与湘潭及长沙家人联系。于是先往广西南宁隐姓埋名,后因劳累、忧伤过度,于1954年4月21日病逝广西南丹,终年62岁。1982年女儿黄守傅由加拿大回国到南丹将父亲遗骸运回长沙望城白箬铺与三子黄守倜合冢。
配:王湘俊(1890-1956),清太学生王菊斋之女。1952年为躲避湘潭地方清算斗争,带子女赴长沙定居。子四女五。
长子黄守?(男),三岁夭折
次子黄守任(男),省立一中踢球跌倒伤腿,形成骨痨,卧床三年,19岁去世。
三子黄守倜(男),字卓群,长沙广益中学肄业,服务湘桂黔铁路近二十年,1983年脑溢血去世于长沙。生二儿二女,纲玫(女),纲理(男),纲伟(男),纲燕(女)。
长女黄守仪(女),湖南周南女中毕业,适陈子言,1985年去世。
四子黄守信(男),1967年红卫兵横行时期在湘潭遭枪决。
次女黄守傅(女) 湖南省一中毕业,1947年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1949年赴香港,1953赴马来西亚适华侨姚服森,1974年全家移民加拿大,有儿子三人成长。2007年丈夫病故,守傅将自宅出售所得捐建湘潭二中校舍,以及马家河中学(今株洲菱谿中学)图书馆。2019年11月在加拿大过世。
三女黄守佳(女),湘潭县女中毕业,湘潭简易师范毕业, 已殁。
四女黄守仁(女),湘潭县女中毕业,湖南省立女师毕业,现居美国北卡罗莱纳州。
五女黄守健(女),湘潭新群学校毕业,湘潭县女中毕业,居长沙。
民国6年5月28日,省立一师湘潭学友会第一次合影,2排左3为毛泽东,2排左4为罗学瓒(马家河罗家坪人),后排左4为黄笃杰。
株洲石峰区大冲的秋瑾故居“槐庭”,曾是新群中学校址。
马家河中学黄笃杰图书馆旧貌。原图书馆为黄笃杰长孙女黄纲玫测绘设计。经费由黄笃杰女儿黄守傅卖自宅所的款捐出。2019年马家河中学重新改建为株洲菱谿中学,新建图书馆计划仍以“黄笃杰图书馆”为名,以示传承。
黄笃杰四位千金,摄于1930年代。左起:黄守仁1929出生,黄守傅1923出生,黄守健1933出生,黄守佳1925出生
黄笃杰在解放前与女儿黄守傅的通信。在信中,笃杰公称女儿“辉儿”,为其小名。
2019年,黄守傅与长子姚继五于加拿大温哥华居家合影。
黄守傅在加拿大临终前手写的半页纸回忆录:
我1923年4月16日出生于湘潭马家河乡下。三岁时搬迁湘潭城内,就进了幼稚园。五岁就(进)读小学一年级。最后高小毕业。过一年转入新群高小。毕业,就读湘潭女中。三年毕业后,就读长沙省立一中。毕业因身体弱多病,在家休养一年后,就读省立高中男女同校。毕业后,就读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校教育系。三年后,央大搬回南京复校;现共党改该校名为南京大学。我因体弱多病,1947年毕业了一直在家休养。1950年1月我到香港一同学家住了两星期,在九龙找到一富豪家,教了三个小孩英(文)和国(文)。二年满,只供食住,没发薪水。后来,去马来西亚一天主教学校教书,每月薪水贰百元,我每月供食宿伍拾元,自己留拾元,余全部寄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