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家史族情 >> 文章内容

马家河不只有田园风光,还有一个中医世家

[日期:2023-04-23]   来源:株洲发布  作者:牛八   阅读:463[字体: ]

        株洲马家河,不仅有一派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还有一个救死扶伤的黄氏中医世家。其中,第六代传人黄海珊,不仅医术精湛,更是医德高尚。对待患者,无论贫富,都一视同仁。即使六旬时双目失明,也坚持出诊。所谓“医者仁心”,想必即是如此。

马家河
株 洲 黄 氏 中 医 世 家
        黄海珊(1862-1934)是株洲菱谿黄氏中医世家的代表人物。1862年出生于株洲马家河,是株洲菱谿黄氏中医世家的第六代传人。其父黄越轩,博学多才,医文均长,黄海珊深得其传。16岁便独立行医于湘潭、株洲等地,求诊者众多。黄海珊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不断钻研中医经典著作,继承并发扬祖辈所传医术。随着日积月累的临床经验,在中医内科、妇科及儿科方面尤为最长。黄海珊在临床中非常重视调理脾胃和善用活血祛瘀之法,常“挽逆症于轻灵之方,起沉疴于平淡之剂。”
《验方纂要》
        黄海珊先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遇贫困患者,不但免收诊费,还支助药费。不论是有钱人家用轿子来接,还是穷乡僻壤山路难行,黄海珊先生都同等相待。1911年由亲友捐资,黄海珊先生出版了《验方纂要》(又名《三百单方》,已收入《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 》)一书传世。
《验方纂要》内页
        1922年,黄海珊先生因诊务繁忙,积劳成疾,突然昏迷不醒,后竟双目失明。即便如此,只要有人求诊,黄海珊先生便让几个儿子抬轿出诊。9年后,黄公视力恢复,年近70,仍继续看病处方。1934年,黄公去世,享年72岁。
《验方纂要》内页
        黄公虽已仙去,但其传世医术得到后代及子弟继承。其子黄震益、其孙黄树群都成为当地名医。曾在湖南中医学院任主任医师的黄又歧以及曾任株洲县中医院院长的黄建勋,都是黄公的继承人。
湘潭县中医院
        黄公之孙黄树群(1919—1987)的医术在黄公后代中最为突出。黄树群继承祖技,造诣较深,与其爷爷一样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及儿科,中青年时期便享誉株洲、湘潭等地。解放后,创建马家河联合诊所。1956年为湘潭县中医药班授课。黄树群行医50余载,被列为“湖南省名老中医”。1958年,湘潭县政府筹资4万元建湘潭县中医院,由黄树群等13人在湘潭易俗河礼和坪开业接诊。黄树群曾先后担任湘潭县中医院院务委员、门诊部和住院部主任,并曾当选为湘潭县政协委员。
(特约撰稿人 牛八)
       据黄树群弟子黄松树(湘潭望祭岭黄氏)回忆:其曾经陪同黄老师去过株洲,长沙等地出诊,任务有三个。一是学习,二是帮老师写处方,三是照顾老师的身体。黄老师的中医技术很独特,临床效果故然很好,老百姓都称他为“黄神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和黄树群老坐轮船去株洲出诊,我们在徐湾下船,上坡后看见很多农民在打星子沟,其中一个看見黄神仙来了,便放下手中农具,靠近一起进了屋,没有多少闲话就开始了诊疗,第一张处方开了,第二张……,这一坐就是三过小时过去了。不管有病的,还是无病的都要开一张单子,说是黄神仙开的药,有病可治,无病可防。我真的是领授了老师的荣耀。黄老师自少学医,精通医学,他的诊室经常人满为患,推迟下班。他跟我说,十八岁就坐轿出诊,在马家河一带,穿心上百里病人络绎不绝,很受欢迎。
        注:湘潭望祭岭房与株洲菱谿房等,同出江西乐安同富浼公。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