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祠墓建置 >> 文章内容

同富古村

[日期:2014-07-08]   来源: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作者: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阅读:1903[字体: ]

——江西省乐安县龚坊镇同富村地名文化调查材料

  
        同富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龚坊镇西北部,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村庄,东邻湖溪乡,南接戴坊镇,西靠镇政府,北连山砀镇,距乐安县城45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99亩,山林面积12800亩,总人口3200余人,其中农业2600余人,下辖10个自然村,13个村小组。村内群众大部分姓黄,同富黄氏,为金华江南五大族之一的分宁黄氏的分支,在明初,同富黄氏因出了一位兵部尚书黄昭而名声大振,因而成为不仅是分宁黄氏,也应是当时整个江西黄姓宗族中最优秀、最杰出、最重要的一支。
 

        一、地名词语文化内涵
        1、“同富”的语源简析
        同富,古称桐冈,古属江西抚州府乐安县十八都同富,明代丙戌年间(公元1466年)因黄本是朝中大官,朝廷送来公文,经常会送到航桥桐冈,所以黄本从那时起就改名为同富,至今已有547年历史。
        2、同富村的政区沿革简况
宋、元、明代分属抚州府崇仁县,清朝才开始分属乐安县,民国时为抚州府乐安县潭港乡十八都第四保同富村。解放后为乐安县戴坊第四区同富乡。1957年并入龚坊区公委,后复称龚坊公社同富大队,1999年撤乡建镇至今为龚坊镇同富村委会。
        3、同富村域的地名词语特征
共同富裕,为国为民。
 

        二、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1、深厚的历史文化
        同富村历史悠久,遗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曾发生过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涌现出很多知名人物,造就了深厚的与众不同的同富村历史文化。
        (1)文物古迹
        有县级文保单位3处,馆藏数百余件。乐安同富黄氏宗祠(宗展牌坊)初建宋嘉佑甲戌1034年;守元公祠创建清朝1838年;光程公祠创建于1837年;开基始祖黄中浼墓·湖石书院创建元泰定丁卯公元1327年;严田古寺建于明代,现已废弃,只剩下寺后一棵常青珍稀大树-------年古树罗汉松;凌云宝塔初建明万历十二年甲申公元1584年;以及《黄氏宗谱》、望云楼、缘野堂·青云第、风宪门第、桐冈前八景、桐冈后八景等。
        (2)历史事件
        黄氏宗谱记载,黄昭,号观澜,元至顺年间进士,元末,朱元璋起兵,先授黄昭为将仕郎,后为安路录事,升兵部员外郎,再升兵部尚书。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双方在湖内打了36天,陈友谅号称60万人,朱元璋只有20万人马,但决战的结果是陈友谅彻底失败,陈友谅本人也在这次战斗中身亡。这也是朱元璋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战争之一。此战是因为朱元璋先占领了属于陈友谅的南昌,陈友谅为了夺回南昌,倾全军之力,与朱元璋相争。
        双方的鄱阳湖之战十分艰苦,陈友谅的水军“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互数十里”,而朱元璋的水军船小人员又少,双方开始一接战,朱元璋的船只就不战而退,以致朱元璋连杀十余名士官,也不能制止。由于陈友谅船大,有一次竟将朱元璋的船只围住,在万分危急的时刻,牙将韩成穿上朱元璋的衣服,跳进水中造成自杀的假象,才缓解了陈友谅的进攻,使朱元璋脱离危险。
        朱元璋最终以少胜多的原因。一是陈友谅性格多疑,对部下心存疑虑,群将失心。陈友谅原来也有几位战争能力非常强的将领,特别是赵普胜,在淮南占山为王,世间称双刀赵,有万夫不挡之勇,南征北战成主力,替陈友谅驻守安庆,把住东大门。当时朱元璋的第一大将徐达同赵普胜对阵,无法制胜。二是时为兵部员外郎的黄昭及时向对朱元璋献计被采纳,明军采取水陆并进,虚实相兼,两面夹击的战术,同时使用离间计,令陈友谅将虎将赵普胜给杀了,除了心腹大患。最终明军大败陈友谅军,控制了江西大部及湖北。此役后,朱元璋十分器重黄昭,升黄昭为兵部尚书。黄昭的父亲黄均谟也以子为贵,死后追封为礼部尚书。
        同富村人世代以黄昭为荣,明隆庆三年(1569年),村民在村口重建荣恩牌坊,牌坊正南为“科甲丛芳”四字,牌坊后面三层横书“簪缨接武”,即为纪念黄昭。
       (3)历史人物
        同富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如开基始祖黄中浼,字宗展,兵马副使;宗尹,户部侍郎;原礼,大中大夫;黄常,奉议大夫;均谟,礼部尚书;季敏,国子监伴读;黄昭,兵部尚书;黄奎,怀远将军;阳复,翰林院检讨,汉府伴读;黄本,监察御史、巡按;肇珺,进士;士元,著名作家;继安,江西军事检察院检察官;黄铖,哈尔滨市警察局督察处处长,少将军衔等……
        (4)历史文化成果
        古牌坊、古祠等精美工艺浮雕各种各样英雄人物及各种历史文化、民间风俗等,深受群众的喜爱和赞赏。
        2、地理文化
        (1)地理物征:同富村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面大部分森林覆盖;西北面是一片广大的肥沃土地,中间有一条宝塘水系,从戴坊镇发源至崇仁河流,流入抚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夏较长,冬秋较短,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较冷,雪雨稀少,照丰富。年平均气温13.1℃。
        (2)全村经济概况:盛产水稻、甘薯、花生、芝麻、蔬菜、瓜果和小杂粮、辣椒、甜玉米、高油大豆、药材、油茶。境内有小(二)型水库三座,大小山塘坝10多座,全村灌溉面积达3994亩,占总耕地面积85%以上。交通十分便利,有省道抚八线、抚吉高速通过。如今全村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校园师生200多人。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有120米高的电信、移动信号接收塔,辐射半径超过40公里;极大丰富了人民文化生活。
        (3)地理景观:同富四面环山,每当晴空万里,若站在村后山顶上向南望去,群山起伏,峰峦叠嶂,象一条弯弯曲曲、蜿蜒而行的苍翠巨龙;夜晚灯光欲亮,如果你站在村中,仰望上空,就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盘旋着整个村庄,真是千姿百态,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特别是村中央山上的一个山窝里,有一棵树冠巨大的罗汉松,树蔸周长在3.5米以上,树高20余米。这棵罗汉松已有千年了,9月中旬果实成熟,可食用。因果实恰似小罗汉,当地群众称为“罗汉果”。曾有一外地商贩出30万元欲购买此树,被群众婉拒。一则罗汉松是国家保护树种,随便挪动容易受伤甚至死亡;二则,罗汉松是老祖宗留下的,是同富村的镇村之宝,族谱中有村规民约,世世代代都要保护好,决不允许后人变卖。
        (4)名特土产:煎饼、糖糕、米糕、霉豆腐、野菜饼等。
        3、乡土文化
       (1)语言文化:同定村方言属临川文化,言词汇丰富、含义深刻,同富话中较少用定语和状语,因此句子简短。
       (2)饮食文化:生活习俗,喜食米食,大米粥、大米饭等。
       (3)民间艺术:是同富村的一朵绚丽之花,如花灯、龙灯、舞蹈、音乐、自排自演等。
       (4)民俗风情:服饰、发型、住宅、家具与全国人民一样吃、穿、住差别不大。
      

        三、地名文化的利用与保护
        同富村的老地名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维系着历史的记忆,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要保留好、继承好传统地名文化,更要在现代化建设中把老地名科学合理的古为今用,弘扬地名文化,使得我们的村庄不断增添时代光彩。
       1、搞好地名普查,建立保护名录,重点对古牌坊、古祠、始祖墓及千年罗汉松作重点保护,让宝贵的地名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得到全面保护。
       2、制定地名规划,避免随意命名。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地名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老地名的保护,制定地名文化保护规划,避免地名命名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和长官意志。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同富的地我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在老地名古为今用上下功夫。设立各种标识牌,说明老地名的含义和新地名的由来,增添老城内涵,为原住村民和远方的亲人留下一丝回忆。
                                                                 同富卅四世孙
                                                                                            2014年5月23日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