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藻,字璧斋,号毓斋,宁乡五都南田坪人,冷水井黄氏第13世。幼孤贫,家人使牧牛,闻邻塾书声,窃听之,或竟日忘归。从兄思锡,字犖亭,见其颖慧,因醵资俾从师就学,每隆冬放学归,思锡招至其家,亲课读。稍长,补弟子员,清嘉庆戊辰举于乡,挑补国史馆誊录。道光2年四月授广东广宁知县(明嘉靖38年建县,第二任知县胡九霄,宁乡人,岁贡,嘉靖43年起任),宁乡县志称其“廉能有为”,史册称其“清廉自守,慈惠为怀,尤好奖士”。因县中义学废址建文治书院,“以不能增设膏火”为憾,因先捐廉二百两以倡其始,并命首事进行劝谕,引得邑之众君子或捐田,或捐银,为书院筹得几千两之多,为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扩建书院宿舍以惠士林,每课艺必手自涂乙。道光3年倡议和带领县城居民筑成万寿宫前(今广宁中学门口)南街河堤围数百丈,为广宁最早的堤围。邑志残缺,在任辑志,道光4年主修《 广宁县志》17卷 (民国二十二年补刻本),采访悉协舆情,记载皆其手定。时,博罗、归善、河源三县民争水利案久不决,上官知其能,委讯立判。惩窃盗,除赌博,逐流娼,禁停柩,远近莫不奉令敬畏。增建社仓。常言道:“为宰者当为地方培养正气”,又曰:“事无难易,有志竟成”,在广宁当官颇得此要领。自奉俭约,尝余俸银置山地,倡建族祠,并分润家族故旧。道光8年充乡试同考官。总督李鸿宾署上,考升万州知州,入觐假归,思锡已先逝矣,感旧德为文祭墓,作诗吊之。返粤,仍涖广宁,卒于任,年六十三。著有《壁斋文集》二卷、《苏庵诗集》一卷。继妻张,五都人,年二十七守节,卒年四十。
子世定,诸生。孙镇南,由诸生保教谕。曾孙显瓒,字石仙,清咸丰二年(1852)生,父绶堂。17岁补县学生员,同治十年(1871)中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77名。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50名。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光绪三年四月(1877年6月9日),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撰《吊从兄犖亭诗》序。
《湖南通志》卷108《国朝人物·宁乡》中关于黄思藻的记载。
《湖南通志》卷142《选举十·举人六》关于黄思藻的记载。
黄思藻行书五言对:三光悬圣藻,一气转鸿钧。岁在光绪暮春之初试鸡颖,七十四叟毓斋黄思藻漫涂。 钤印:思藻之章(白)、毓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