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坝乡,毛泽东曾到此考察农民运动
黄明疆(1887-?),浼公第28世孙,长垅黄氏长垅梦兴支子沧房第31世(以玘公为1世),友礼公第16世孙,绪绌抚子,字亮臣,学名道元,清光绪13年丁亥五月初八日巳时生。与长沙茶商胡维汉(字绍虞)莫逆,民国8年己未馆胡家,授课之余,共谈经史之奥。民国26年(1937)主修长垅黄氏九修族谱,胡为明疆之父绪绌撰《拔群公传》。
醴北长垅黄氏,即今株洲姚家坝长垅黄氏。堂号:江夏堂,民国26年九修。
分派始祖(1世):黄玘。由金华徒居分宁之双井。
桐冈始祖(4世):(宋)黄中浼,字宗展。称大府公,由双井迁入。
玘公派下支祖(9世):(宋)黄处仁;黄处草;黄处藻。
玘公派下支祖(16世):(元明之际)黄金生,字山岳(处仁公后裔);黄友礼,字洪孙,号文德,(湖南长沙府醴陵县长垅始迁祖,处草公后裔);黄寿庆,字仲金(处藻公后裔)。
分三大房:金鸡山金生公支、长垅友礼公支、峡山寿庆公支。
派行(26世起):梦子昌先绪,明良毓凤文。发祥原有本,善积植家祯。
散居地:湖南省浏阳县,及醴陵县等地。书衣题::黄氏九修族谱。书名据版心题,卷端题,及书名页题编目。
长垅在株洲市芦淞区姚家坝乡,2015年白关镇与姚家坝乡合并为白关镇,长垅今在白关镇芷钱桥村。中国最早的铁路---株萍铁路于1902年从姚家坝通萍乡,1905年从姚家坝通株洲,为铁路之父詹天佑所建,为中国南方最早的铁路,同时在姚家坝设有电报局。
附:
姚家坝
姚家坝正好位于株洲市和醴陵市之间,以前属醴陵管,后划归株洲。姚家坝的方言也介于株洲与醴陵之间,调子蛮高。
姚家坝地名来自境内的一个水坝,据说是一位由姚姓大户人家带头捐谷修建了一座土坝,今日所见的水坝是解放后当地政府重修的水泥坝。
姚家坝境原来一直属醴陵县,明代属醴陵二十二都和上二十二都,清代属醴陵八都和十三都。民国时属长垅境、南田境,民国末期属文定乡和盘石乡。1952年设姚家坝镇。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5年划归株洲县。2012年属株洲市芦淞区。2015年,姚家坝镇与白关镇合并为白关镇。
1975年,姚家坝出土了青铜器——象尊。专家推断周朝时就有贵族在梢岗铺边的狮形山祭天,由此推断出这里从周朝时起就有了古驿道。湘赣古驿道从姚家坝过,境内设梢岗铺,铺上有兵丁3名,配马2匹。因此,姚家坝自古便是交通要道。
1902年,醴陵至萍乡的醴萍铁路通车。1905年铁路延伸至株洲镇,称株萍铁路(后为浙赣铁路),在姚家坝设立火车站,是中国南方最早的火车站之一。毛泽东当年进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时曾在姚家坝车站下车,在龙凤庵开会。伴随火车站的还有邮局和电报局。姚家坝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早结识电报好多年。翻阅早期黄埔军校名录,可见许多人的通讯地址均为“醴陵姚家坝邮局”。
关于醴陵的人才,当地曾有这样的说法:醴陵北乡六成、东乡三成、西乡一成。说的是醴陵的人才,大多出自北乡,姚家坝就是北乡的中心。
从姚家坝走出去的人物数不胜数。有清朝正二品武威将军游振廷;有参加并领导辛亥革命和第二次北伐战争的旷若谷;有零陵镇守使刘建藩;有北伐名将、湘军第一师师长张国威;有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刘斐。光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六队毕业的姚家坝学生就有7人:刘咏尧(上将,刘若英祖父)、刘味书(少将)、傅正模(中将)、刘岳耀(上校)、张雁南(少将)、张迪峰(1926年阵亡)、游逸鲲(早年病故)。以后还有好多位黄埔生,如游特夫、游迪渊、游正榜等。
姚家坝人袁品高,曾在安源参与刘少奇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毛泽东到安源时,袁品高陪同毛泽东从安源到姚家坝、渌口等地,后任安源路矿总工会主席、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还有曾担任湘赣省苏维埃主席、革命烈士袁德生,有曾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政委余益元。
地名虽叫姚家坝,但姚姓人家早已与漂沙井的张姓对换,所以姚家坝的姚姓人家很少。姚家坝的游氏是当地大姓之一。(作者: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