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家乘序跋 >> 文章内容

江西乐安同富黄氏一修族谱序-元黄登(号月溪)撰

[日期:2013-03-18]   来源: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作者:湖南宁乡泉塘黄氏   阅读:1403[字体: ]

月溪公始作宗谱记(录自《江西乐安同富黄氏七修族谱》)

:此为江西乐安桐冈黄氏(后因桐冈更名为同富,故也称同富黄氏)初修谱序,因我湖南宁乡泉塘黄氏为同富黄氏苗裔,故此序亦为我泉塘谱之初修谱序。此序亦存于民国16年湖南湘乡《街埠头黄氏东山支谱》(起凤堂,标题为《旧序》)、民国32年《醴北长垅黄氏九修族谱》(标题为《月溪公始作宗谱序》)。

        黄氏为颛帝1之后,春秋始见封国。战国时,有能以豪杰著称者,至汉而始盛,西汉有黄霸2,东汉有黄香3、黄琼4、黄琬5、黄宪6,皆君子焉。三国时以功名自见,如吾先者不一。自晋迄唐,载于史册无表表者。迨宋朝而同宗山谷先生7始出,德行文章,粹然无瑕。大魁有黄定8、黄由9、黄朴10,名卿则有黄中11,学问则有勉斋黄幹12,黄氏始彬彬13焉。
        山谷之黄派,江右豫章之分宁双井14至为蕃衍盛大。乐安为抚属邑,而抚与分宁、沇江15接境,故宜有弋猎卜居16之事也。黄氏族于乐安者不一,往往皆同苗裔17,以世远莫得而考。今独取吾所自出者而谱记焉。
        同富18,自大府君19卜居以至于今,历子孙十二代,积善读书,论秀升俊者,代不乏人。然族大宗藩,支分派别,亦有为农、为工、为商、为僧,或转徙外邑,或出赘他乡,知行不知名,知名不知字,吾于此有感焉。
        孔子云: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20。甚矣乎,知其难。而上下数千年黄氏可知者,不过如有前所纪者而已。人之求为可知有四:德行也、言语也、政事也、文学也。政事则系乎达不达,而德行、言语、文学,则儒者分内事,不以穷达论也。今作谱,揭名行于其上,所望其知于今时,知于后世也。至其可知之道,则以孔门四科为准。四科则以道行为准,德行则以孝悌为先。老苏有云: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21
        今谱之所载,子孙众多,皆出于大府君之一身。同宗之中,何能皆贤,何能皆愚乎?叔向之弟有叔虎22,子产之宗有伯有23,则愚不肖者,固宗族之所不能元也。范蠡之散金,宋弘之分租,任隗之赈恤24,王珪之赒给,范仲淹之创置义田25,皆为族之贫者设也。则贫且贱者,固宗族之所不能无也。然绵绵葛藟,同本宗属,不可以贤愚贫富言也。推求所自,一宗本一人之身,一人为一宗之身,视身为宗,视宗为身,则贤之视愚,富之视贫,如吾身之痒疴疾痛,正自可怜可悯也。贤可侮愚而富可凌贫乎,亦尽乎。吾孝悌之心而已,为愚者、贫者亦宜安分守常,不妒不忌,读书业儒,不为邪愚,力田节用,不习游惰,亲同一体,孝悌雍穆,则求为可知孰大於是。
        峕
皇元前至正壬午岁中秋月     九世孙 26     谨记
 
:[1]  颛顼,音同“专须”,相传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居帝邱(今河南省濮阳东南),号高阳氏。颛顼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
[2]  黄霸(?-前511),字次公,西汉阳夏(今太康县)人。初为游徼小吏(乡官),后历任侍郎谒者、左冯翔属下卒史、廷尉正、丞相长史、扬州刺史、颍川太守,直至丞相。黄霸险情温良,对人宽厚,自幼喜读法律政令,博闻广识。管理百姓以教育为本,处理案件以法律为准,政绩卓著。《汉书·循吏传》:“自汉兴,言治民吏, 以霸为首。”黄霸任颍川太守时,明察百姓疾苦,瞻养鳏寡贫民,让邮亭、乡宫养鸡喂猪,减轻人民负担;勉励百姓多做善事,勤于耕织,节俭财物,广植树木,多养牲畜。他经常到各地察访,体恤民情,吏民皆赞其英明。霸治颍八年,出现田者让畔,道不拾遗的大治局面。宣帝称为“贤人君子”、“国家栋梁”,赐爵关内侯,傣禄两千石,聘为太子太傅,升任御史大夫。《汉书·循吏传》:“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五凤三年(前55年),黄霸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600户,移居杜陵。甘露三年(前51年)病故,谥号“定侯”。
[3]  黄香(18-106),江夏安陆人,汉江夏郡治在今云梦境内,安陆县治在今安陆市境内。天下黄姓尊黄香为祖,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目前,在古江夏郡境内尚未见先于安陆在康熙五年(1666)前发现黄香墓碑和祠庙的记载。
[4]  黄琼(86-164)东汉大臣。字世英,香子。初以父任除太子舍人,不就。后五府俱辟,不应。永建年间,征拜议郎,迁尚书仆射,进尚书令,出为魏郡太守。建和初,迁太常。元嘉初,代胡广为司空,免。复为太仆。永兴初,代吴雄为司徒,寻代胡广为太尉。延熹初,坐忤梁冀免。复为大司农。冀诛,复为太尉,封邟乡侯,免。复为司空,免。七年卒,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5]  黄琬,字子琰。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永兴初,以公孙拜童子郎不就。后为五官中郎将。党事起,禁锢几十年。光和末,征拜议郎,擢青州刺史,迁侍中。中平初,出为右扶风,征拜将作大匠,历少府太仆,出为豫州牧,封关内侯。董卓秉政,征拜司徒,迁太尉,更封阳泉乡侯,免。后为光禄大夫。及徙西都,转司隶校尉。与王允谋诛卓,卓将李傕等破长安,被收,死狱中,年五十二。见《后汉书·黄琬传》。
[6]  黄宪,东汉慎阳(今河南省正阳县)人,字叔度。世贫贱,父为牛医,而宪以学行见重于时。年方十四,颍川荀叔遇之于逆旅,与语移日不能去,以之为师表,称之为颜子;同郡戴良才高倨傲,及见宪归,茫然若有失,自愧不及;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及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郭太守谓其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天下号曰徵君。
[7]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8]  黄定(1133—1186),字泰之,号龙屿,晚号巩溪居士。为福建永福县(永泰县)一都龙屿村(1958年划归福清县)人。系南宋初年四劾秦桧而名震当世的殿中侍御史黄龟年的再侄孙(即堂侄孙)。黄定幼年好学,擅诗词,有文才。黄定少年时十分勤学,苦学经史。28岁获得补大学生资格,升入国子监求学。乾道七年(1171年),他从大学考取“预荐”资格。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壬辰科进士第一(状元)。据《虎丘黄氏宗谱》,虎丘黄氏始祖黄敦,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审知兄弟入闽,聚庐于闽清凤楼山下,子孙瓜瓞绵绵,枝繁叶茂。黄定系黄敦之十二世孙,迁居永泰,其后裔于明初复迁闽清后,经闽侯的辅翼、杨厝而转迁傅筑。
[9]  黄由(1150-1225年),又名世保,字子由,又字居正,号寅斋,自号磐野居士。江苏长州(今苏州)吴县酷库巷人,其父黄云(又名荃,字愈原又字景祥,号澄洛),原籍福建莆田涵头街人,唐桂州刺史开国公黄岸十八世孙,被尊为广东南雄珠玑巷始祖。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状元。黄由自幼好学,年方十二、三岁便教授群童读书,二十岁时考入太学。中状元后,通判绍兴府,当时大旱,黄由赈灾有绩,升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后奉命出使金国,回国后升任将作监、嘉王府赞读。绍兴中(1190-1194),因帮助宁宗即位,由天章阁侍制学士擢吏部侍郎,因处事严谨周密,深得宁宗赏识,权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行将委以重任之时,上疏忤怒帝旨,被弹劾,知成都,以学士奉祠。嘉定初(1207),知绍兴府,进浙东安抚使,官至正奉大夫,刑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天章阁侍制学士。配胡元功尚书女生三子:义方、义言、义齐,裔昆居酷库巷,继配巫氏生四子源深、源大、源甫、源赞随父黄由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及卒,追赠太子少师。
[10]  黄朴(1192-1245),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道山人,字成父,一字诚甫,号东野。其始祖黄碣,历官唐固始县丞、光州知州、五代初仕至御史中丞赠司徒(《新唐书》有传)。《金溪黄氏墓记》载:“黄之先居固始,黄峻避乱徙闽,峻黄公仕王氏(审知)官谏议大夫,分其子散居他郡,今邵武、南城、临川多其后也”,宋淳佑版《漳州府志》中的“唐时有中丞黄碣”……据台湾藏《福州道山状元公黄朴家谱》:闽县城东道山始祖黄碣至黄朴世系简图:1世黄碣(唐末从王审知仕闽御史中丞兼副使)—2世黄环—3世黄裕(嗣环居福州道山)—4世黄遑—5世黄亨—6世黄中学—7世黄纬(仕江西泰和县丞)—8世黄钧—9世黄行知—10世黄振龙—11世黄朴(宋状元)。
[11]  黄中(1096-1180)宋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绍兴五年榜眼,除起居郎,累官兵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封江夏郡开国公。中公为南宋主战派大臣,进见辄言边事,决策用兵,防御方略。当江边失守,敌骑南侵时,大臣争遣家逃匿,独中公家留京城,极力反对秦桧投降行径,上书陈十要道:用人而不自用,公议进退人员,察邪正,广言路,核事实,节使度,择监司,惩贪吏,陈方略,考兵籍。岳飞遇害,中公当众质问秦桧:“岳飞何罪?”后因桧追捕,徙外二十多年,桧死召用,任礼部尚书,兼国子司业,朱熹极敬慕中公人品才华。卒赠太师,谥简肃,朱熹为公作墓志铭。《宋史》有传。
[12]  黄幹(1152—1221)字直同,一字勉斋,福州闽县(今福建闽侯)人。南宋理学家朱熹的门人、女婿,曾在石门(即今之浙江桐乡县)担任掌管酒税场务的监官(光绪《石门县志·文职表》称“监石门酒库使”)。《宋史》有传。父黄王禹,曾任监察御史,甚有政绩。其父逝世后,淳熙二年(1175)黄干跟着为官的二哥至吉州(今江西吉安),因而得以认识庐陵名士刘清之。刘一见黄干,认为干是非常之人,对他说:“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事也。”因而建议黄干向朱熹求学。
[13]  彬彬,美盛貌;萃集貌。
[14]  分宁双井,古为南昌府分宁州双井,即今江西省修水县双井。
[15]  沇江,在今江西省丰城县。
[16]  弋猎,射猎;狩猎。《国语·越语下》:“王其且驰骋弋猎,无至禽荒。”卜居,选择居处。《艺文类聚》卷六四引南朝齐萧子良 《行宅》诗:“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17]  苗裔,后代子孙。
[18]  同富,古为江西抚州府乐安县十八都同富,即今江西省乐安县龚坊镇同富村。
[19]  大府君,即中浼公。
[20]  见《论语·里仁第四》。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职位,应该担心没有胜任职位的才能,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该谋求能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才干。”
[21]  见苏洵至和二年(1055)编《苏氏族谱·苏氏谱引》:“苏氏族谱,谱苏氏之族也”,“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苏洵将修谱作为达到尊敬祖先、团聚族人的重要手段。
[22]  羊舌肸,字叔向,春秋时晋国大夫。生卒年不详。食邑在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15里),故又称杨肹。羊舌氏是晋国的公族,叔向之父羊舌职即为大夫。到叔向这一代,羊舌氏极盛,兄弟四人(铜鞮伯华、叔向、叔鱼、叔虎),称“羊舌四族”,声名四播,即使是楚国人都称其为“强家”。《左传·祁奚请免叔向》: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
[23]  国侨(?-前522):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国侨是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所以又称公孙侨。公子发字子国,其后以“国”为氏。伯有,郑穆公玄孙良宵,字伯有,子孙氏焉。他主持国政时,和贵族驷带发生争执,被杀于羊肆。传说他死后变为厉鬼作祟,郑人互相惊扰,以为“伯有至矣!”见《左传.襄公三十年》、《昭公七年》。后用以代称受屈或含冤而死的人。
[24]  见《后汉书·宣秉列传》。任隗,字仲和,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少好黄老之学,清静寡欲;所得奉秩,常以赈恤宗族,收养孤寡,明帝听说其为人,擢为奉朝请,迁羽林左监、虎贲中郎将,又迁长水校尉。章帝即位,雅相敬爱,多次称赞其品行,以为将作大匠。建初五年(80),迁太仆。八年为光禄勋。章和元年(87),拜司空。任隗义行内修,不求名誉,以沈正见重于世。
[25]  指北宋范仲淹购置田地(义田)照顾、接济亲族的典故。见范仲淹同时代人钱公辅所写《义田记》: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26] 黄登,号月溪,同富人,宝祐戊午(公元1258年)乡贡进士。

旧序二

 黄氏为颛顼之後,春秋始见封国。战国时黄歇相楚最著,至汉而始盛。西汉有黄霸,东汉有黄香、黄琼、黄琬、黄宪,皆君子儒。三国以功名自见如黄忠者不一。由晉迄唐,载於史册无表者。迨宋山谷先生出,德业文章,粹然无瑕。大魁则有黄定、黄由、黄朴,名卿则有黄中,理学则有黄勉斋、黄幹,黄氏益彬彬焉。山谷派衍江右之分甯、双井,至为蕃衍盛大。乐安为抚属邑,而抚与分甯沇江接境,故宜有逸猎卜居之事也。黄氏族於乐安者不一,固皆其后裔,以世远莫得而考,今独取吾所自出者而谱记焉。同富自大府君宗展公卜居至今,𢟍子孙十二代,积善读书,论秀升俊者,代不乏人。然族大宗蕃,支分派别,亦有为农为工、为商、为贾,或转徙外邑,或出赘他乡,知行不知名,知名不知字,吾於兹有感焉。
        孔子云: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甚矣乎,知之难!而上下数千年,黄氏可知者,不过如前所纪者而已。人之求为可知有四:德行也,言语也,文学也,政事也。政事则係乎达不达,而德行、言语、文学,则学者分内事,不以穷达论也。今作谱,揭名行於其上,所望其知於今时,知於後世也。至其可知之道,则以孔门四科为准。四科则以德行为首,德行则以孝弟为先。老苏有云: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今推原谱之所载,子孙众多,皆出於太府君之一身。同宗之中,何能皆贤皆富?叔向之弟有叔虎,子産之宗有伯有,则愚不肖者固宗者设也,则贫且贱者,固宗族之所不能无也。然绵绵葛藟,同宗天属,不可以贤愚贫富言也。推其所自,一宗本一人之身,一人为一宗之身,视身为宗,视宗为身,则贤之视愚,富之视贫,如吾身之痾痒疾痛,正自可矜可悯。贤者教愚,富者憐贫,亦尽乎吾孝弟之心而已。愚者贫者,亦宜安分守常,不妬不忌,读书业儒,不为邪恶,力田节用,不习遊惰。亲同一体,孝弟雍睦,则求为可知,孰大於此?

        黄氏为颛帝之后春秋始见封国战国时有能以豪杰称者至汉而始盛西汉有黄霸东汉有黄香黄琼黄琬黄宪皆君子儒三国时以功名自见如吾先者不一由晋迄唐载于史册无表表者迨宋朝而同宗山谷生先始出德行文章粹然无瑕大魁则有黄定黄由黄朴名鄕则有黄忠学问则有勉斋黄幹黄氏始彬彬焉山谷之黄派江右豫章之分宁双井至为蕃衍盛大乐安为抚属邑而抚与分宁沈江接境故宜有弋猎卜居之事也黄氏族于乐安者不一往往皆同苗裔以世远莫得而考今独取吾所自出者而谱记焉同富自大府君卜居以至于今历子孙十二代积善读书论秀升俊者代不乏人然族大宗蕃支分派别亦有为农为工为商为佾或转徙外邑或出赘他鄕知行不知名知名不知字吾于此有感焉孔子云不患莫云知求为可知也甚矣乎知之难上下数千年黄氏可知者不过如前所纪者而已人之求为可知有四德行也言语也政事也文学也政事则系乎达不达而德行言语女学则儒者分内事不以穷达论也今作谱揭名行如其上所望其知于今时知于后世也至其可知之道则以孔门四科为准四科则以德行为首德行则以孝弟为先老苏有云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今谱之所戴子孙众多皆出于大府君之一身同宗之中何能皆贤何能皆富叔向之弟有叔虎子产之宗有伯有则愚不肖者固宗族之所不能无也范蠡之散金宋弘之分租任隗之账恤王珪之赒给范仲淹之创置义田皆为族之贫者设也则贫且贱者固宗族之所不能无也然县县葛藠同本宗属不可以贤愚贫富言也推求所自一宗本一人之身一人为一宗之身视身为宗视宗为身则贤之视愚富之视贫如吾身之痒屙疾痛正自可矜可悯也贤可侮愚而富可凌贫乎亦尽乎吾孝弟之心而已为愚者贫者亦宜安分守常不妬不忌读书业儒不为邪恶力田节用不习游惰亲同一体孝弟雍穆则求为可知孰大于是
        元前至元壬午岁仲秋月 九世孙登谨记

特别推荐